关于Tiktok 之前分享的视频号中有些共性的点值得思考; 李笑来视频号研究分享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 昨晚他的分享开篇明义:“买房不如养号”,然后介绍了一下微信视频号的产品界面设计。 后面的内容我梳理了以下6点信息: 1. 规则: 微信不喜欢MCN、搬运、诱导分享(打击很严)【我的理解:普通优秀个人机会更多】 2. 查漏补缺(实操过程中) 3. 轻装上阵 流量游戏是无尽的博弈 关注自己 4. : 1)灭掉大部分人的绝招:以终为始(做之前想好变现思路/模型) 2)让你无敌:穿透力(内容的穿透力 除了时间、空间还有“人间”-人与人之间) 我的思考:“人间”这个概念很有意思,只要坚持在某个领域输出,好内容会持续积累和渗透,并可以继承;借鉴现在的微信朋友圈广告,后续视频号是否会有类似Dou+的产品:到时候真正的好东西只要能到达需求人群,这个变现是非常恐怖的,可能会颠覆很多传统某些领域的大公司(并且这个投放会很精准因为wx有最精准的大数据-你懂的) 所以,视频号真的是会具有极大潜力价值,一定要把握好! 5. 五步变得不普通: 1)重视 2)变牛逼(方法:坚持/持续) 3)细节 4)生意的本质(为人民服务) 5)守株待兔(“做”着守 而不是“坐”着守) 期间穿插的案例,类似上次生财星友关于简书评论区的引流,提到阿杰去罗振宇得到平台上留言引流做社群的例子(很精准,因为某个频道已经帮忙洗出了精准用户) 6. 一个心态+一个手段 A. 改变自己的心态(心态上的突破) 1)三头六臂的人 2)流量池(别人身上找流量 参考阿杰的案例) 3)社群建设(深度参与建设 冷启动-靠社群的力量) B. 把握趋势/顺应趋势 这里突破自己原本定势思考的一句话:“不是现在的事情!” 关于做视频号的内容定位,自己可能是想做本行业的导流(留学教育),但是顺应大趋势的内容机会潜力可能更大(欢迎星友一起探讨视频号如何定位找方向的话题)。 最后推荐了超大群管理工具 ———————- 最后总结一下自己收获的几个关键词或者旧词的新理解:1. 以始为终 2. 穿透力 3. 重视、持续、细节 5. 找流量池(洼地)、 社群建设 6. 顺应趋势 这个分享不太像生财星球具有实操性的案例带感,但是这套逻辑很重要,会带来更加更有潜力和长远的收益,后期结合具体项目实操会有启发。 ———————- 关于视频号其他的一些杂想: >个人品牌/独立专业人士会有更多机会-机会面前人人(包括机构)平等 >再次想起并感慨生财日历2月6日的一句话“能够输出好内容的人,在这个时代,仍然是最有底气的,哪怕微信这艘大船沉掉,好内容在任何平台仍然稀缺,内容为王不过时。” >以始为终点:眼光放在3-5年后;像李永乐作为中学老师能做到年入千万,优秀的内容总能迎来机会,而他坚持了十几年;就像我们坚持持续在短视频平台输出,有时候只是需要一个”爆款“就能迎来机会(个人成长曲线也如此,坚持持续做,后面一定会出现剧烈上升拐点。 上个月自己做Tiktok,目前有两个10W粉账号,虽然没有直接变现但是做账号过程得到了提升:借助趋势,建立了信心和手感;特别是红利期的TT更容易让人体会到流量的疯狂;在这个感觉基础上:5.11号做快手,两天时间把快手粉丝做到1.4W+,单个视频涨粉1.2万(附图2)-重点是,还是老照片修复的内容,这里感谢路爷的指导;) >视频号可以利用5000微信好友更好地启动(结合刚才找流量池的思路加好友做社群,然后做一个细分领域的视频号…)




没有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