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为大家介绍了独立站优化的必要性和一些核心因素,那独立站优化有没有什么套路呢?是不是完全靠拍脑门去决定?答案是否,独立站优化可以基于固定的程式和数据,有依据地去进行。下面为大家介绍独立站转化优化的三个核心武器: (一)漏斗分析 由于互联网上用户的很多行为是可以被追踪的,于是从曝光到转化的全流程都是有数据基础的。在这个流程中,用户会经历多个环节,从而形成了一个数据漏斗,漏斗顶部大底部小,每多增加一层漏斗,用户就会被筛掉一部分。 拿TK+独立站来说,大致会经过以下几个步骤:视频播放——点击头像——点击主页链接——进入网站——选购商品——支付——支付完成。所以要想提高独立站的转化率,我们需要去观察分析在这个漏斗中,用户究竟是在哪个环节被漏损了,找到影响这个环节转化的所有因素,逐个排查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漏损,进而提高该环节的转化率。当然,上面的环节在分析的时候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以帮助准确定位问题所在。举个例子,如果你的独立站有100个用户加购车,但最终支付完成只有2个,这个数据是明显低于行业水平的,当你在分析的时候,你可以去发散思维想在加购到支付完成的过程中有什么影响了用户的转化,比如你只支持PayPal支付,用信用卡的人可能就不知道怎么付款;你的支付流程太长,用户需要填的信息过多;你的产品单价太高,用户购买前还需要考虑,等等。把你能想到的所有因素,一一罗列然后对应检查调整测试。这就是通过漏斗分析来优化独立站转化的基本思路。 (二)用户购物心理分析 用户在购买你提供的商品中,有哪些是他看重的,哪些因素会促进他购买,哪些因素会阻碍他购买。这些也是在独立站优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你可以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消费者去思考自己在网购过程中会考虑哪些点。比如物流、售后、产品功能、利益点、解决什么问题、价格、评价等等。 你的网站和页面不仅仅是一个商品的展示窗口,而是一个超级销售员。他的作用在于说服你的顾客为什么要买?为什么在你这买?为什么今天在你这买? 用户心路历程这个武器是很难掌握的,因为顾客的心理是千变万化的,人们又往往很容易陷入自我的陷阱,自说自话。利用好这个武器的捷径有两个,一是去亚马逊、社交媒体、google等平台看同类产品的评论,看看用户在关注什么;第二个是多留心看看其他人,尤其是一些国内外的大平台的优秀做法,适合自己的拿来用。 (三)数据、测试与工具 前面提到的这两项武器,可以与第三项武器结合来用。漏斗分析中,你可以去记录每一层的数据,初阶用户可以用手工分析+Shopify后台的数据功能来进行,中高阶用户可以用Google Analytics来进行更详细、更全面的分析。 当基础的优化做完之后,如果我们需要探索更高级的优化,那么AB测试就少不了了,比如一个产品该卖多少钱,卖19.99和卖24.99,转化率有差别吗;产品页面Add to Cart 文案 换成 I deserve this,转化率有变化吗(曾经我服务的一个汽车贷款的客户,落地页的行动按钮文案由“立即注册”换成“计算我的额度”,转化率提升50%以上)。 另外还可以借用一些插件工具来帮助我们分析,我推荐大家使用一个免费插件,Better Replay,这个插件可以对你的用户访问过程录像,你可以通过回放用户的访问过程观察用户对什么内容感兴趣。比如我独立站的很多用户对评论很看重,他们进到页面后第一件事就是迅速往下滑,看看有没有评论,然后选取其中感兴趣的阅读。你也可以使用Hotjar这款付费插件,功能相对更多一点,可以查看网站访问热力图、增加用户问卷调查等。 以上三个核心武器,需要在实践中反复地运用,如果你能彻底掌握并实施,那么对于你的独立站转化率一定不会低。 文章最后再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转化率是否越高越好? 上篇文章也和大家说到了,独立站的优化是需要付出时间和资源成本的,要想获得更高的转化率,那确实需要一些投入。另外,转化率的高低有时并不完全是独立站本身的因素,也和很多外部环境有关,比如TK目前用户购买习惯还未完全养成等。 通常来说,转化率是越高越好的。但偶尔也有例外,比如一个产品卖两个价格,低价的有高转化率,高价的转化率低,那我们采用哪个价格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计算,到底是低转化率带来的利润更多还是高转化率带来的利润更多。转化优化的终极目标不是非常高的转化率,而是更高的销量和利润。
没有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