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5 选品的标准 (2)

选品的标准 (2)

这篇补充讲2件事

【1】选品的用户视角:选品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一个叫用户视角的东西,这个太重要了。举个例子: 之前带爆品团队,有小伙伴和我说:”发哥,这个品按照你的标准选出来的,我觉得不行啊。”   问他为啥觉得不行,他其实也说不出啥所以然,就是自己感觉,有可能是觉得太low,有可能是觉得很奇怪,有可能是自己的生活中没有这个需求。然后让他推一下试试,结果爆了,小伙伴陷入了沉思。还有的时候,有小伙伴会特别兴奋得来告诉我:“发哥,你看这个产品,我觉得肯定行。”我一般都笑而不语,让他自己去投投,试试看是不是真的可以,然后花了半天钱一单没出,点击率等辅助数据也一塌糊涂,小伙伴陷入沉思X2。

你要记住,你这个东西是要卖给这个产品的目标用户的,你自己是目标用户么?你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目标用户相同么?想法和目标用户的差异有多大?要看这个产品的实际受欢迎程度,你可以去看看其他竞争对手卖的情况怎么样,这个产品的广告在FB上的表现如何用数据去判断。或者你自己去投放一下测试一下,看看数据。要用数据去帮你做决策,而不要靠感觉。除非你已经有了相当的经验,否则在选品上的“你觉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用户觉得才是有意义的。不要看到一个产品觉得自己不喜欢就判断用户也不喜欢,也不要看到一个产品自己觉得喜欢,就觉得用户也必须要喜欢,没有这个道理的。

【2】10条个关于新手选品的补充建议

(1)新手上路,个人建议卖20-50刀之间的东西(最好是30-50刀),因为facebook主要是让大家来冲动消费的,太贵了大家冲动不起来。当然你可以搭配一些50刀以上的东西,其实到了最后肯定是稍高客单价的东西卖起来了会更舒服,低客单价的东西比较容易受到广告波动等方面影响就不挣钱了。 

(2)有些商品找不到完全的同款怎么办,你可以找相似款,然后把原来的视频做一些剪辑突出核心思想,然后用这个去推

(3)每个产品的推广有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的20%,30%进去,能赚钱,90%就不太行了,这个很多时候不好判断。我这边提供两个方法「1」 如果你有那种付费的facebook广告spy软件,你可以去那个软件上搜,看这个产品的推广情况是怎么样,广告有没有到铺天盖地的地步。 「2」如果亚马逊上有该产品的同款产品,且评论已经超过50个(评论50个,基本这个产品在亚马逊的销量估计在5000个),这个不是说这个产品完全不行了,而是慎重推,因为这种可能说明已经在产品周期的末期了。

(4)太普通的随处能买到的产品,就别选了。那种你想一想就知道可能美国线下超市,或者亚马逊随随便便就能买到的东西,就不要选了,选了大概率也浪费。

(5)现在不建议玩仿品,比较容易被封。以及推产品的时候,稍微看下这个产品有没有专利,如果有的话,那也不是很建议推,但也可以试试,不过如果人家专利方找你下架产品的话,一定要及时下架。

(6)一定要选择不需要培育用户的产品。意思是,这个产品已经有很多人能接受了,你千万不要去做教育市场,教育用户的事情,那个事情很费钱,而且回报还不一定很高。

(7)尽量选择受季节影响较小的产品,因为这样可以卖比较长的时间。当然每个季节也都会有一些特定季节的爆品出现,选一选也是OK。

(8)在你把产品做出初步筛选之后,你要去思考去看这个产品的使用场景是什么?用户都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使用这些产品。以及这个产品的用户反馈,是哪些人在用这个产品?他们对这个产品的反应是怎么样的?他们用这类产品的主要关注的点在哪里?这个产品本身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思考这些问题,一来是你要去思考你的用户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怎么能reach到你的用户。二来是你要看这个产品的评价如何,如果是一个天生有缺陷的,评价很差的产品,那还是不推为好,要不然后期退货啥的,能让人头大死。

(9)在你对推这个产品需要找什么样的用户之后,你要去好好看下,这些要找的用户,你能不能很容易得在线上reach到。如果你发现这些人及其难reach到的话,那可能这个产品不是很适合推。 

(10)产品最好不要是易碎品,重量不要太重,体积不要太大。这几点都是和运输相关的,易碎的,太重的,或者太大的都会增加运输的难度和费用,这个大家注意。如果可能的话尽量不选那些易碎的,太重的,或者体积太大的。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没有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