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科学分析和测试素材的流程 素材我们一般会需要做非常多的测试,测试做的多了,有时候统计测试结果就会变成一件麻烦的事情,这个SOP是帮助大家去系统性的测试自己的素材,并可以更清晰的对结果进行分析的。 一般测试素材我们分三个大的块儿去测试,素材的格式,类型和角度。 格式:单图,视频,精品栏 (Collection Ads),轮播,投影片广告(Slideshow Ads) 类型:UGC(用户自己拍的视频),拼图,GraphicDesigned(设计师设计图),Review/Testimonial(用户好评的评价视频或者),Unboxing(开箱类视频),Infuencer(网红拍的视频),Animated(动画化的视频)等等
角度:结合之前分享过的angle(测试Angle),你可以自己给某一个产品
不同的推广角度命名。
常规的测试步骤,一般是
阶段1=测试素材格式,看单图,视频,轮播等哪种的相对效率最高阶段2=测试素材类型,看UGC,开箱类,网红视频等哪个相对效率更高阶段3=测试素材角度,结合上前面已经测试出来的比较好的格式和类型,去测试不同的推广角度,看哪一个角度效率更高
接下来正式进入流程
【1】首先第一大步是广告命名,因为咱们是到时候要从Facebook里把数据导出来,然后放到Google Sheets里去进行分析,所以命名一定要有规章,否则你很难去做大量分析。说起来也简单,就是你给campaign,ad set,ad里的不同参数都做相对统一的设置,比如如果一个广告是用的单图,ad set的名字里就加上image,如果用的素材类型是UGC那就在名字里加上UGC,以此类推。也可以把广告目标,竟价类型,受众等都做成参数放上去。下图是一个可以参考的模式,不用做的太复杂,能适配上现有业务即可。
选择相应的数据栏去导出,这里主要分析素材,可以把
Date
Campaign Name
Ad Set Name
Ad Name
Impressions
Clicks (link)
Landing Page Views
Add to Cart
Result (应该主要是Purchase或其他你认为重要的)Amount spent
这些数据都导出来,当然你想看更多或更少数据都可以,看你自己调整。
【2】将Facebook广告的数据导出到Google Sheets
这一步可以直接用Facebook原生的数据导出功能,在Ads Manager的右侧,可以看到有Reports 这个按钮,直接点击,然后点<Export Table Data>然后选择你想导出的格式即可,常规是用csv
然后在Google Sheets的界面选择左上角的File,然后选lmport,然后选择想要导入的文件,即可导入。
【3】数据分类
然后元数据不动,可以用Google Data Studio去做分析。可以先根据广告的格式去做分析。
点击<Add a chart>,然后<pie chart>然后做如下设置
你光有现在的数据还不够,还需要创建一个新的列,可以把新的列命名为ad type或广告格式。然后再这一列使用下面这个公式,这个公式就是根据名字把广告都分类成单独的标签,好做统计。
CASE
WHEN REGEXP MATCH(AD NAME, “.Image.”) then “lmage”
WHEN REGEXP MATCH(AD NAME, “.Collection.”) then “Collection”
WHEN REGEXP MATCH(AD NAME, “.Video.”) then “Video”
WHEN REGEXP MATCH(AD NAME, “.Carousel.”) then “Carousel”
WHEN REGEXP MATCH(AD NAME,”.Slideshow.”) then “Slideshow”
ELSE “OTHER”
END
最后产出的就是下面这张图的左图。
右图是分析广告类型的,流程同上,只不过这次需要把公式换成下面这个
CASE
WHEN REGEXP_MATCH(AD NAME, “.UGC.”) then “User Generated Content”
WHEN REGEXP_MATCH(AD NAME, “.GraphicDesigned.”) then “Graphic Designed”
WHEN REGEXP_MATCH(AD NAME, “.Collage.”) then “Collage”
WHEN REGEXP_MATCH(AD NAME, “.Review.”) then “Review”
WHEN REGEXP_MATCH(AD NAME, “.Natural.”) then “Natural”
WHEN REGEXP_MATCH(AD NAME, “.Unboxing.”) then “Unboxing”
WHEN REGEXP_MATCH(AD NAME, “.Testimonial.”) then “Testimonial”
WHEN REGEXP_MATCH(AD NAME, “.Influencer.”) then “Influencer”
WHEN REGEXP_MATCH(AD NAME, “.Animated.”) then “Animated”
WHEN REGEXP_MATCH(AD NAME, “.WhiteBG.”) then “WhiteBG”
WHEN REGEXP_MATCH(AD NAME, “.BuzzfeedVideo.”) then “BuzzfeedVideo”
WHEN REGEXP_MATCH(AD NAME, “.Meme.”) then “Meme”
ELSE “OTHER”
END
或者觉得这个太麻烦,也可以在起名的时候,不同属性之间用比如下划线之类的做分割,然后去做数据筛选的时候,直接把ad set name复制一下,再用分列,即可获得不同的属性,然后用透视表也可以做数据的分析和筛选。
其实根本目的是能让每一条广告数据后面都有对应的广告格式,广告类型,和广告角度,这样方便综合起来分析,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做分类。
【4】最后
个人建议,可以一个产品一个产品分析,就是你在facebook ads manager里先把某一个产品相关的广告都筛选出来然后再去用上面这套做分析。
最后,看书不能看死书,你在做素材的时候要考虑到,比如有的产品可能就是适合用视频(比如有功能需要动态展示的),有的产品就是相对适合用图片(比如一些服装)学了方法不要死板,还是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没有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