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6去年 12 月底,我们团队上线了我们的第一个外贸询盘站。 截止到今天,我们做了 89 个页面(商品与 FAQ 占一半),7 篇文章,0 条外链。 也是到今天,网站平均每天 UV 15 个,出词数是 382 个,收到了 10 封精准询盘邮件,且现在基本处于每 3 天 2 封的状态。 因为网站二月初大规模掉过收录,所以现在操作没那么激进了。 三月对 UI 界面、移动端适配与内容深度做了一次全面升级,现在的更新进度基本是每天更新 3-5 个商品,3 FAQ,然后一周 3 篇文章。 昨天下午,我将网站的小语种上线了,目前在慢慢做收录。 后续逐步去做社媒与论坛推广,慢慢做外链建设吧,心态放平,坚持长期主义。 我一直觉得,询盘站点的竞争度其实并不大,好好做好内容就基本能取得不错的结果。 至于最终能不能成单转化,看供应链、看我们的业务能力。 但不管怎样,这个网站做上去了,就妥妥是一份稳定的优质资产,是可以传宗接代的。且业务能力可以慢慢提升嘛,毕竟询盘都是免费的。 所以今天下午我将过去带着大家一起做的 candlesay.com 改版掉了,后续往询盘站点的方向走。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之前在群里详细聊过,就是 C 的收益太差劲了(就出了 3 单)。 所以后续大家在这方面有什么疑虑,可以多交流。 这里也恳请大家别「搞」这个网站,毕竟公开自己的网站并记录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属实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给大家鞠躬。

2024-04-15关于虚拟产品,总结下产品选择的思路。 第一类,资料聚合。 直接将淘宝平台上的虚拟资料搬运到独立站上,做类似于 ThemeForest 这种大且全的模式。 至于具体的产品种类,就得根据大类关键词,往下拓展了。 第二类,卖数据。 像前几天分享的那个 Fiverr 案例,直接将平台的数据爬取下来,然后包装一下卖给需要的人。 这种模式的推广,大多都是借助社交媒体。如果是 SEO 模式的话,起量会比较慢。 第三类,主题与插件。 围绕各个平台开发相应的主题或者插件,比如 Shopify 平台,WordPress 平台。 这种方向肯定要求一定的技术能力。 第四类,下载器、生成器、转化器等类型工具。 围绕某种平台上的需求痛点进行功能补充,比如 Ins 图片下载、Youtube 视频下载,等等。 有兴趣可以看看「亦仁」写的那篇围绕 Ins 发现需求的文章,很经典。 第五类,知识创作。 比如写小说,做 Notion 模板,录制课程。 这个点可以配合我上次分享的 PLR 虚拟产品思路,去做相应的产品开发。

2024-05-05结合这个假期的聊天经历,聊一下 C 端独立站。 我知道群里有不少小伙伴主要是做 C 端独立站,不过都比较低调,很少发言。 因为 C 端独立站的推广渠道多样,有些渠道见不得光(一旦曝光了基本就没有秘密可言了)。 但是尽管这样,都不妨碍 C 端独立站赚钱。 就我得到的数据反馈来看,现在用广告玩法去做的,活得都不是很好,因为流量的成本太高了(大公司当然随便烧)。 能赚钱的站,主要特征有这么几点。 1. 品好且价格高。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不要去做什么烂货,或者低价品(从这个点出发,我当初做的那个蜡烛站是失败的)。 至于选什么样的品,这是我的弱项,我也在不断学习。 2. 流量来源多样且免费。 比如可以 SEO 引流,可以 GMC 引流,可以论坛、折扣网站、社媒引流,可以邮件营销,红人营销,等等等。 3. 布局小语种。 有些语种的竞争程度很小,但是独立站的下单需求却一点都不弱。 4. 网站特别特别垂直。 比如就一个产品,并围绕这个产品发散内容。 这里分享一个数据吧。 小伙伴 A 的网站是卖户外用品的,单个售价 199 刀,利润率在 45% 左右,也就是 90 刀左右,换算成人民币 600 多人民币。 网站流量平均 400-500 左右,主要流量渠道是 SEO 与 Pinterest 社交媒体。 转化率在 0.5% 左右,平均下来每天 2-3 单,好的时候有 5 单。 也就意味着每天的纯利润在 1200-1800,好的时候 3000 人民币。 香不香? 这样的网站,小伙伴 A 现在有 7 个,且跟我说每年就能做一个。 团队就两个人,夫妻档。

2024-05-27再来分享一个独立站的广告联盟玩法。 首先,这个项目我一直在做,且我去年在群里分享过。我觉得水平熟练的话,每个月大几百美金肯定没问题(有个小伙伴上个月做了 480 刀)。 第一步,建站。 直接使用 Blogger 的方案,域名也用 blogspot 的二级域名方案,尽可能零成本去做。 第二步,选网站主题,这个看你们自己的想法了,我没办法提供建议。 第三步,直接导出低竞争关键词,然后做好自己的素材库(这些内容我都分享过)。 然后使用 AI 去创建内容,对于生成的内容最好是人工润色一下。 每天搞 10-20 篇发布到网站上,至于链接收录,可以用 API 进行提交(上个月分享过方法)。 第四步,申请 Adsense,大概率会通过申请(版面这些做好点)。 然后就是挂广告,尽可能利用页面上的每一个角落去挂广告。 Adsense 广告收益的计算方式,我分享过,往上翻翻。 有收益了,就是复制、扩大、批量。

2024-06-12聊聊一个截流的案例。 这个网站我经常用来生成社交媒体的头像,算是做得非常早的一批 AI 图片生成的软件了。 链接:https://thispersondoesnotexist.com/ 但是你通过搜索主关键词,会发现有好几个竞对排在下面(见附图)。 仔细去使用原版网站,你会发现排名第一的这个原版网站,仅仅只提供了一个随机头像生成的功能。 但是用户的需求并不是这么简单,对吧。 比如我想定制生成一些头像(人种、性别、年龄,等等),那个原版网站就没办法满足我的需求。 比如我想编辑图片,或者点击按钮直接下载图片,等等。 这便出现「截流」机会了。 体验下面的那几个网站,会发现这几个站,将这部分需求空档给填补了。 所以「截流」怎么做? 当你看到一个产品流量很大,但是功能简单且技术门槛不高,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时(哪怕仅仅只有一个需求没被满足,都有机会)。 直接去蹭,买一个相似的域名,或者不同的后缀域名,直接上网站。 争取提供比原版网站更好的服务,更棒的用户体验,然后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当然推广要去做的)。 这样一个站点,每月 50 万流量,每个月 2-3 千美刀的广告费,妥妥的没问题。

2024-06-14 Google’s Indexing API 的一点信息。 对于链接收录请求,我基本都是通过 Indexing API 来做。 之前的方案是,将 API 集成到 RankMath 插件中,然后有创建新链接时,RankMath 插件帮我提交谷歌收录(具体做法前面分享过)。 但是这种方式有点问题,便是收录率只有 5-6 成。 也就是,通过这种插件方式,提交 100 条链接,基本只会收录 50-60 条,剩下的就都显示“Crawled – currently not indexed”。 对于那些没有收录成功的链接,后续就需要我们在 GSC 里面手动提交一次。 所以前段时间,对于这个点,我专门去找了一些资料,发现可能是我们使用的这种插件有点点问题。 于是干脆,放弃插件方案,转而直接采用编码方式,自己主动提交。 代码很简单,可以参考下面这份资料。 链接:https://www.oncrawl.com/technical-seo/how-use-googles-indexing-api-bulk-python/根据我这一个月的实际使用体验来看,直接通过代码方式请求收录,其收录的成功率在 95% 左右,只有零星几条链接没收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