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2关于TikTok Creator Maketplace 创作者市场和TikTok Creator Fund创作者基金 年龄未满18岁的问题 我们知道当粉丝达到1万的时候就可以申请开通Creator Fund,粉丝达到10万的时候可以申请 开通Creator Maketplace。 但是如果你注册TikTok账号的时候,如果不是通过邮箱或者手机号来注册,而是通过第三方app(如:facebook、Google、Twitter、Instagram)直接登陆TikTok的时候,这里有一个坑,当你的粉丝达到一定数量时候想要申请开通Fund基金或者创作者市场的时候,就会提示你的年龄未满18岁。 明明注册Facebook的时候年龄是已经35岁了,可是用这个有35岁的facebook账号登陆TikTok的时候,TikTok会提示你年龄未满18岁,为什么会这样? 那是因为TikToK没办法读取到facebook这个app相关年龄信息,所以只能提示你未满18岁。 如果粉丝达到1万或者10万的时候想要开通创作者基金或者创作者市场提示未满18岁,怎么办? 有一个办法就是发邮件给TikTok 反馈你的问题。 参考我这个邮件模版: 10万粉丝申请TikTok Creator Maketplace 提示未满18岁的邮件反馈: Dear TikTok administrator,when i registered my TikTok account, i didn’t notice the need to choose an age. now i found this problem when i applied to open a creator ,so that i can’t open it at present. i really like the platform TikTok,and i am happy to share my life and interests. in just one month, i have More than a million of fans,i hope to get a better creative experience on this platform, and have better fans connection and interaction,i hope you can help me solve this problem.thank you! 具体反馈问题的入口见【图1】 1万粉丝申请TikTok Creator Fund提示未满18岁的邮件反馈: I registered TikTok with Facebook.there was no age option,directly logged in , but in fact I am 35 years old,TikTok says I am under 18,so I ask for the official help. thank you very much! 具体反馈问题的入口见【图2】

2020-10-11各种账号限流掉粉情况处理方式 做tiktok账号至今我已经数不清多少号被限流了,但是限流也分情况,可以通过账号过去的操作行为去判断是真限流还是假限流,下面分享下我对限流的看法。 1.真限流 1.1 永久限流 0foryou 账号过渡营销、被举报过多、内容敏感触发人工、内容里过多敏感引导、环境异常等 这些基本是无解的,由于tk对于内容的详细规则没有公开,所以系统也不会通知你为什么限流,碰上这种基本就是永久限流,别浪费时间,无解弃号。 1.2 小黑屋限流 0foryou 账号涨粉过快、过度引导关注、内容被举报、被判机器操作等 都有可能被限流一定时间,可能7天、也可能15/30天,基本上每个号都会碰到这种情况,大v号也是如此,只能继续发布高质量视频保持账号活跃,尽量避免敏感的搬运视频,发duet、原创自拍更容易恢复 1.3 新号 0foryou 环境问题、查重问题、设备问题都有可能出现新号限流,这也是tiktok的系统风控导致的,只能自查解决,通过原创自拍视频测试 2.假限流 2.1 新号 200以内播放 账号权重过低,视频内容不垂直、非常乱,内容质量持续偏差,系统给的初始播放就会很少,播放低对于你账号标签定位周期就拉长了,做号效率降低,越做越死。建议直接开新号 2.2 查重限流 老号搬视频播放分为foryou播放和其他播放,foryou播放为0就是搬重 2.3 内容限流 老号发视频没被查重,但是初始推荐没火导致foryou播放占比少,如果你对内容自信,可以重复再发。 如果账号跨类目发视频,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垂直号发垂直内容以及衍生内容,跨度不要过大 最安全的做号方式: 1.原创;伪原创、深度剪辑,不出现查重情况 2.环境稳定,自建梯子 3.保持高质量日更 4.保持内容垂直 5.万粉后视频不要出现引导文案,follow之类也不要 6.定时检查环境 7.保持app更新 8.避免搬运敏感视频内容,种族歧视、虐待动物、各种擦边球

2020-10-12 分享几个 带货视频的经验: 1、带货视频不要迷信点赞量,多关注实际的出货量。 2、视频能吸引眼球,但大家看了就走,所以还是要以产品的卖点为中心。 3、精准的产品特点展示视频,能吸引精准的用户,并且帮助产品建立认知。 4、带货视频的公式(仅供参考):小故事开头+产品切入+人物反差对比/剧情反转/产品反差对比+故事结尾 5、根据产品的适用那些人,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突出特点、产品特点结合用户痛点来拍视频。 6、场景布置精美,视频颜色明亮,音乐轻快舒缓,要给用户创造一种美好生活的代入感。 7、场景不受限制,在客厅、餐厅、卧室就可以满足所有产品拍摄的需求。 8、剧情类:建议时长 10到30秒,前5秒,抓住眼球,6-11秒,介绍痛点,12-20秒,介绍产品卖点,21-25秒展示效果 9、通过故事的发展来代入产品信息,带货的同时,让用户享受到故事带来的“爽”感,提升用户的体验感,促进带货成交。

2020-10-12反复刷机注册账号会不会有影响? 结论:苹果不会,安卓不一定。 苹果关闭广告追踪后,app是获取不到设备id的,也就区分不了iphone,刷机多少次,app也区分不了。并且广告追踪每关闭一次,IDFA就更新一次,使广告商无法长期追踪用户。 安卓有可能获取设备id,有可能能知道是同一个设备。 以下的内容来自互联网。 在移动广告领域,设备的ID 是用来追踪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标识。 对于APP自身产品而言,使用设备唯一ID可以追踪到用户从下载到激活、注册、使用、流失、回归的全流程数据,对产品运营工作非常有帮助。 对于精准广告和个性化推荐而言,可以使用设备ID进行数据收集、然后进行千人千面的精准营销。 对于与外部数据打通而言,移动设备ID 是能与公司外的数据进行打通、交换、补充的唯一性ID,也是市场上大家都认可的ID。 既然移动设备ID 如此的重要,那我们就来聊一聊,有哪些ID我们是可以使用的: 一、IMEI IMEI是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一串15位的号码,每部通过正规渠道销售的GSM手机均有唯一的IMEI码。IMEI码由GSMA协会统一规划,并授权各地区组织进行分配,一般由运营商存储在SIM卡中。 1、IOS体系下:无法获取 在IOS5.0以后,苹果官方就屏蔽了获取IMEI号的接口,因此后续版本的苹果设备都无法获取到IMEI号。 2、Andriod体系下:可以获取 Andriod的手机设备是允许开发者获取IMEI号的,但在Andriod6.0以后版本需要得到用户的主动授权才能获取。 二、IDFA 苹果和Google针对移动设备推出的 广告标识符 1、IOS体系下:可以获取 在IOS6.0以后版本均可以正常获取IDFA,但手机用户可以手动还原 以及 手动禁止获取(手动关闭广告追踪,目前关闭的用户占比较小)。 2、Andriod体系下:受限获取 其实在Andriod2.3以后,Google也学苹果推出了IDFA,用于跟踪广告的唯一标识,功能基本上与苹果的IDFA是一样一样的。但是Google的这个IDFA是需要基于Google Play等基础APP的,在国内环境下,Google的这些基础APP要么无法访问使用,要么被手机厂商直接去掉了,因此Android手机上的IDFA在国内没有起到唯一ID的作用。 三、UDID 原苹果设备的唯一识别ID,它是40个字符组成。 1、IOS体系下:无法获取 在IOS旧版本可以使用,但在IOS7.0以后版本苹果停用了此ID,新版都无法获取。 2、Andriod体系下:无法获取 Andriod体系没有这个ID。 四、MAC MAC是指无线网卡地址 1、IOS体系下:无法获取 在IOS7.0以后版本IOS设备无法获取到MAC(准确说是会返回一个固定值的MAC,不具有唯一性)。 2、Andriod体系下:可以获取 APP的开发者可以主动获取当前Andriod手机的MAC地址,另外 如果是通过 WIFI上网 或者 WIFI AP 探针 也都可以获取到当前设备的MAC地址。 五、Andriod_ID Andriod_ID 是Andriod设备独有的ID,每一个新设备系统都会随机的分配一个Andriod_ID,为64位数字。如果将设备恢复出厂设置、刷机,则会生成一个新的ID。 六、其它 IDFV、openUDID、UUID IDFV 是苹果设备给单个APP自身用于追踪用户的唯一ID,这个IDFV在一个APP内是唯一的,跨APP就不唯一了,因此只能用于单个APP自身用于追踪用户行为。 openUDID 是非官方提供的API,在IOS和Andriod体系下都可以使用,效果一般,有部分公司也会使用这个ID。 UUID由于Andriod体系ID确实太复杂了,所以还有厂商会根据UUID生成标准在APP中生成UUID来使用。 无论是苹果还是Google,都越来越注重用户隐私的保护。因此可以看到,只要是涉及到 设备的唯一性且不可更改性的ID,都慢慢的不会苹果/Google推荐使用,例如 MAC地址、UDID等,都是与设备永久性绑定,一旦泄漏涉嫌侵犯用户隐私的。所以现在厂商都开始推各类的 广告ID,例如 IDFA,可用于追踪广告,也可由用户自主设置。 目前,在国内,Android设备主要还是以 IMEI 为主,IOS设备主要以 IDFA 为主。

2020-10-12 Tiktok:1机2号及脑洞大开后的玩法猜想认识到tk可以撸fund后,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实现利益最大化,再加上对矩阵的向往,开始了小小的尝试。目前还没出成绩,结合看到的资料及自己思考理出一些思路。一起看一下。 1:起号 可以自己及注册(星球有详细资料,就不赘述了)或者简单粗暴点 直接购买。 已有10w+及万粉帐号(分别不同手机),有一定播放量,在此基础上尝试。新号不确定是不是能起来,有兴趣可以尝试挑战。 模式:1个上岸号搭配一个新号,一机一方向。 2:方向 涨粉比较快的方向选了萌宠、帅哥美女跟好物的某一小分类。 萌宠受众可能小孩多一点(自己账号发现的),之前挂过宠物用品没出单,后面会上传萌宠算数视频后尝试挂习题册或者算盘啥的,或者引流wechat视频教数学,哈哈,脑洞有点大,快速试错嘛。 帅哥美女类型除了参考引流到wechat外,可以借鉴七夕蛤蟆,又会衍生出新玩法,例如帮朋友占卜、卖写真套图、手把手教你撩妹技巧、代表白代送祝福等等。甚至什么线上交友相亲(直播相亲等)都能嫁接进来。 好物类视频目前没有感触,但是可以借助平台模仿,例如查看同类型热门视频(记录下标签)用热门音乐(网站:http://www.tikstar.com/zh/)这个还没进行尝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一下。 3:在2的基础上试错,时间成本会比较大。确定有稳定变现后,可以批量复制这个模式。

2020-10-12tiktok研究同行的一些思考对同行研究的一些思维上的变化,这个我其实是在顾小北那里学的。 他有一个视频是专门教别人研究同行的,但并不是tiktok,而是独立站,当然我自己是真的看不懂,毕竟我不是跨境的,也没有过电商的经验,但是他说的一些东西还是可以借鉴的。 我个人对研究同行这个概念理解的肯不如顾小北这么全面,当我想去做一个领域的号的时候,我一般是直接看那个大号有哪些爆款,然后去模仿,但是有时候明明我模仿了他的作品,却没有一个好的效果。 我个人觉得可能有几点原因,一个是重复搬运,另一个是我剪辑的问题。 但是后来顾小北有一个观点我觉得打破了我原有的思维,就是那些头部的账号不能作为对标的对象。 他自己在那个视频里说,不要去把那些有很久年头的网站,或者那些一看就是运营了很久,而且很专业的网站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那些不是一个刚起步的人的竞争对手。 就好像我想打篮球,我一上来就模仿科比的训练模式,肯定不行,这套训练模式可能是有效的,但是只适合科比,不适合新手 顾小北说,研究同行的时候,真正的竞争对手,是那些刚刚起步一段时间,而且做的不错的人,他们在短期实现了快速增长,这些才是真正应该模仿的对象。 换到tiktok可能也是一样,有些时候那些大号发一个视频的时候和一个小号发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tiger的宠物账号发的视频的类型我基本上都看过,也都模仿过,有的火了,有的没火,而且tiger账号的播放量夸张到恐怖,但是我自己的并没有那么多,撑死了就七八百万。 后来我也在琢磨是为什么,突然想到了顾小北说的,于是我就把目光转向了那些可能就几十万粉丝但是近期增长很快的账号。 我发现这些账号的作品会给我更多的思路,开阔了很多,而不是真的完完全全的模仿百万粉丝的大号,那些腰部账号的作品可能对于我们这些不是大号的作者来讲更有学习的价值。 大号的积累不是一天半天的事,而近期快速增长的账号一定是做对了什么事情,多去看看腰部账号,而不是一味的模仿大号可能是一个新的思路。 既可以让我们找到更多的素材和开阔思路,又可以避免重复搬运。 以上这个思考我自己实践过,确实有一些效果,但是并不是绝对,很多东西不能非黑即白,在参考大号的同时,也可以多看看那些和我们相近相似的同行,有时候他们可能会更值得我们学习,更能解决问题。

2020-10-15如何通过分析系统关键指标来优化自己的视频我们在tk发布的每一条视频,都会进入“流量池淘汰赛”,TK系统有它既定的判断逻辑,会基于算法属性+实时热度+用户关系的综合数据来做推荐,表现好的才会进入下一流量池。当我们开通pro账户之后,可以通过得到的数据,来分析我们已发视频的表现,找到问题所在,从而不断调整优化,赢得下次流量池淘汰赛。 关键指标共有5点: 1.Average Watch Time平均播放时长(完播率) 比如自己视频原时长是7秒,平均播放时长是5秒,那么就说明,这条视频大部分人都没有看完就划走了;如果平均播放时长是9秒,就说明,很多人看了超过一遍,完播率很好。 看看你的完播率,如果低于30%,那必须多下功夫了,视频开头不够吸引?还是结尾太长?观众根本没有耐心看到最后的话,完播率的得分低,会影响系统的进一步推荐。 如何提高: 1)常用的基本操作:开头三秒吸睛(配合till the end等文案),有情节(可以用文案来演绎),结尾转折或者有亮点; 2)适当加快视频节奏,如果是同一动作,删掉或者通过不同特效做改变,结尾也要见好就收,不要拖沓,7-15秒搞定; 3)维护评论区,除非粉丝特意暂停,评论时视频会不断播放,这无形中提高了视频完播率。关于评论的重要性,后面在评论率会重点聊; 2.点赞率(点赞➗播放) 看看自己的点赞数和播放量,算一算,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