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1上午写了个抓取谷歌搜索关键词建议的脚本,有需要的可以用下,代码在截图里。 举个例子,说下基本功能。 我想找“Christmas Gift”的长尾关键词,那基本的做法是,在“Christmas Gift”的前、中、后,依次分别输入 a 这个字母,那谷歌便会将所有涉及 a 的长尾关键词建议展示出来。 除了 a 这个字母外,还是 25 个字母与 10 个数字。 理论上说,36 个小尾巴,加上“Christmas Gift”的 3 个插入位(3 个单词的关键词会有 4 个插入位,以此类推),会有 108 种关键词可能,也就会有 1080 个关键词建议。 手动一个一个输的话,太累了。 这个脚本就是做这个的,全自动整个流程,然后输出“建议关键词”表格。

2023-12-20 这两周在集中精力上一个新网站,每天基本都要弄到凌晨两点左右,导致星球这边的更新滞后了一点,非常抱歉。 两周时间,将一个 40 多个页面,而且还涉及功能定制(这部分框架做完)的网站,弄上线了。 所以我想借着这件事,聊聊方法论这个话题。 按照我自己的看法,所谓的方法论指的就是一个套路,一个系统,或者说是一套 SOP。 看书的时候,经常会留意到类似于“做事要靠流程、靠系统”这样的表达,可能某种程度上讲的便是,遵循方法论的人做事的效率可能会更高一点。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流程与方法的差异,导致后期人与人之间的做事效率就拉开了。 毕竟同一件事,有些人做着做着,思路会愈加清晰,方法会更加完善。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按照我自己浅显理解,大概是因为这部分人的做事原则特别坚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他的行为,导致他的行动也特别果决,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不拖沓。 毕竟他们做事有原则,有方法,并且又能在不断实践、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优化他们的原则与方法,从而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就拿很早之前分享的 TYPO 这个小项目举个例子。 从哪里找目标域名,找到之后怎么判断能不能做,做了之后怎么申请联盟,怎么提现。 以至于后续的优化更新、与域名的批量维护,都是可以做出规范化的操作手册出来,而我们要做的无非就是按照手册的步骤,一步一步去执行。 甚至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工具的力量,来简化那些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步骤,来提升整个项目的效率。 很多项目(武断点说几乎所有项目),都是可以设计出一套这样的流程出来的。 试想一个没有方法论的人,会做多少无用功,可能差距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吧。

2023-12-29 Google Search technical requirements 这篇文章重点讲了,对于网站收录而言,一些最低的技术标准是什么。 一是,网站不能屏蔽谷歌爬虫,这点在 robot.txt 文件中进行控制即可,至于具体的爬虫报告,可以在 GSC 后台里面查看。 二是,页面能正常访问,也就是从技术层面上的说的 HTTP 状态码是 200,当然速度得有一定的保障,这会对爬虫爬取效率有益。 三是,页面上有可索引收录的内容。这里的可所索引内容,主要指的是谷歌搜索引擎支持的文字性内容(也包括媒体素材),并且这些内容不能违反谷歌的垃圾政策。 其实,这篇文章读下来,都是很基础的链接收录细节,及各种概念性说明。 对于理解收录是什么,以及收录中涉及的各种技术标准,很有帮助。 链接:https://developers.google.com/search/docs/essentials/techn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