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1bigtinysound,一个值得尝试的音乐推广平台 元旦快乐!今天很开心,得知大佬在这个平台接了两个大单,顿时觉得这个平台推荐的没错。原因有三点: 1是账号类型不限,不仅限于宠物号,只要账号申请通过,就可以等待接单。 2是推广费用不低,大佬接单费用如图1.2,只要账号正常发挥,72小时分分钟拉满。 3是接单数量不少,我发现假期前后,例如圣诞,新年,或者接下来的情人节等等,单子数量非常多推送,佛系接单也可以操作。关于该平台的接单技巧及账号收款说明 1.平台派单是通知到注册邮箱还有gv号中,所以我们的日常主力机可以下载对应邮箱的app,如果是用域名邮箱接通知,那么可以设置转发到qq邮箱更方便。接到通知后,主力机登录邮件的附带接单链接,登录账号先把单子接了,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视频剪辑上传链接即可。 2.首次接单,网站会让你填写stripe的信息,用来收款。某宝准备一个美国google voice号,填在附图4信息栏,名字随意写也能通过。另外,还要准备个美国货币账户,我用的是万里汇,因此直接填写万里汇生成账户的account number以及routing number,其他第三方平台类同。

2023-12-20 这两周在集中精力上一个新网站,每天基本都要弄到凌晨两点左右,导致星球这边的更新滞后了一点,非常抱歉。 两周时间,将一个 40 多个页面,而且还涉及功能定制(这部分框架做完)的网站,弄上线了。 所以我想借着这件事,聊聊方法论这个话题。 按照我自己的看法,所谓的方法论指的就是一个套路,一个系统,或者说是一套 SOP。 看书的时候,经常会留意到类似于“做事要靠流程、靠系统”这样的表达,可能某种程度上讲的便是,遵循方法论的人做事的效率可能会更高一点。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流程与方法的差异,导致后期人与人之间的做事效率就拉开了。 毕竟同一件事,有些人做着做着,思路会愈加清晰,方法会更加完善。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按照我自己浅显理解,大概是因为这部分人的做事原则特别坚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他的行为,导致他的行动也特别果决,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不拖沓。 毕竟他们做事有原则,有方法,并且又能在不断实践、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优化他们的原则与方法,从而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就拿很早之前分享的 TYPO 这个小项目举个例子。 从哪里找目标域名,找到之后怎么判断能不能做,做了之后怎么申请联盟,怎么提现。 以至于后续的优化更新、与域名的批量维护,都是可以做出规范化的操作手册出来,而我们要做的无非就是按照手册的步骤,一步一步去执行。 甚至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工具的力量,来简化那些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步骤,来提升整个项目的效率。 很多项目(武断点说几乎所有项目),都是可以设计出一套这样的流程出来的。 试想一个没有方法论的人,会做多少无用功,可能差距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吧。

评分
2分享
评分
1分享
评分
1分享
评分
1分享
评分
2分享
评分
1分享
评分
2分享
评分
2分享
评分
1分享

2024-06-16聊下我是怎么整理碎片化信息的。 一般我的信息源,主要有行业论坛、博客、Newsletter、RSS、推、与人交流沟通。 要知道,这些信息都是非常碎片化的。 如果只是单纯将看到的有价值的信息,收藏到对应的软件里,那我基本不会第二次打开了。 所以我现在看到有价值的信息后,一般都会粗加工一下,再统一归集起来。 粗加工的方式其实比较简单,就是对这条信息,写一段 100 字左右的说明,简述下信息是什么,将要怎么用,并将信息打上标签。 至于承载信息归集的软件,我选择的是“电报”。 选择电报的原因,一是隐私安全,二是信息多端同步非常好,三是电报提供的功能完全可以用作个人信息库(什么资料都可以往上面甩且肯定不会丢)。 如图便是我建的一个属于我自己群组,可以通过一些自定义的设置,做到信息的分门别类。 那我后续需要使用某个信息,后者对某一模块的信息做专门整理,直接调用出来就好了,非常方便。 建议有兴趣的可以试试。

2025-04-03墨西哥实地考察结束了,给大家分享几个关键信息。 在墨西哥市场现状中,线下生意非常成熟,是一个高度现金交易的国家(很多商家为了避税,会引导客户现金交易,例如用现金交易会有一些折扣,有点类似于20年前的中国)。而线上在收款、物流等方面不成熟,电商成交渗透率低,线上支付多用银行卡。 在当地人员管理方面,工人大多数为临时工,往往按周结算工资,流动率非常大,但也不难招。而店长、收银员这些岗位就相对稳定,工资也会比较高。同时店铺员工、仓库员工的偷窃现象很常见,也很难避免。 从国内卖家切入的方式来看。尽量考虑从线下切入,如果自己的团队没办法到本土来,就需要找配合度好的合作方,他们要有仓有货,而且还愿意以一件代发的形式帮忙打包发货,否则落地难度很大。 但从另一个方面也体现出,但凡敢于落地线下,就会有极大的机会。

2020-09-17 2分钟自己注册一个美国APPID 账号。1、登录美国区appid 注册官网:https://account.apple.com/account,国内IP登录就可以了。 2、随便填写一个英文名字,地区选择美国,邮箱不能使用QQ、163邮箱,使用QQ的别名邮箱:foxmail.com邮箱就可以了,手机号可以直接使用中国手机号就可以。 foxmail邮箱设置方法: ①进入QQ邮箱 ②点击设置 ③注册foxmail.com邮箱 2、注册后,进入个人信息页面,在付款和送货地方,点击编辑修改地址(必须修改,否则手机登录后需要验证支付信息) 3、百度搜索美国地址生成器,随便找个地址填写进去,点击保存,手机登录APPID,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上面的收货地址填完后,账单地址直接选择同上个地址就可以了。两个地址都要填写】

评分
3分享

2023-07-11最近有一个想法,打算做一个案例集,把那些优秀的落地页设计整理出来。 同时如果可以的话,解析下这些落地页是怎么设计的。 更进一步的话,将这些设计素材打包并整理出来,放在一个公共的地方,供大家下载使用。 当然,做这份工作只能是花零碎时间进行整理了,且要先把 SEO 系列整理完成。 对了,最近群里提到了很多的赚钱思路,其实都是通的,主要还是看个人的执行能力了。 但我的建议是,锚定一个项目,坚持去做就好,先弄懂,再精通,切忌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一点个人经验。 刚刚在推上看到很棒的两句话,贴在这里吧。 1、整天工作的人,是发不了财的。财富是对认知的补偿,而不是对勤奋的奖赏。 2、盲目的努力是在消耗生命,认知、资源、方法,哪个都比努力重要。

2024-10-17天下午有跟一个营销领域的大佬喝茶,他们在亚马逊平台、在站外做得都挺不错的。 缘起于他最近也在坚持输出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所学,然后彼此时间都合适,便坐在一起聊了半下午。 聊天内容无非就是彼此的一些经验分享,好玩的案例拆解,以及彼此思维的碰撞吧。 说实话,这次聊天我的收获更大一点,毕竟在大佬面前我是一个几乎没什么成绩的小卡拉米。 所以这里分享些我自己的体悟。 1. 这是表达者的时代,一切都可以货币化。 你会发现自媒体的兴起,基本给了所有个体以表达的机会。只要你愿意表达、敢于表达,在互联网上肯定会收获对应的受众。 所以更合适的一个路径是,一边专注于自己的所从事的领域,然后顺便将自己的经验分享出去。 至于这么做的好处,之前已经写文章分享过很多次了,不再赘述。 2. 将语文题转化为数学题。 做生意(或者做副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便是将帐算清楚。 但是有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东西没办法进行精准衡量。 就拿写文章这件事而言,很多人都知道做这件事有好处,但是好处有多大便不清楚了。 那从这个点出发,一个好的模式,便是将这个比较笼统的、让你云里雾里弄不清楚的概念进行量化。 比如我每月写 30 篇文章,单单就知识星球门票的收益,就有 3000-4000 人民币。 也就是说,写文章这件事能让我直接看得见的收益,便是写一篇有 100 人民币。 在这种正反馈的加持下,我便能坚持下去,且能越做越好。 更不用说在写文章这个过程中,我建立起来的个人品牌与用户口碑,甚至是这个过程中收获的生意与合作伙伴了。 3. 动手很重要,坚持更重要。 道理都懂,但是真正能落实到实处有几个人呢。 有时候我自己看后台数据,你会发现仅仅只是看一篇 1000 字的文章,大多数人都坚持不下去,更不用提动手操作了。 4. 「质」很重要,「量」更重要。 我有时候会被某些人的问题搞得很无语。 我明明认认真真写了 3 篇文章,流量怎么还没有起色呢。 这个联盟我明明做了很多推广,怎么还没看到钱呢。 … 说实话,这种人在我眼里就是傻逼。 这里且不说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单单就你做的那些功课,凭什么就觉得立马就能有效果。 所以一个更合适的逻辑: 这个网站,我能不能在 3 个月内做 1000 个页面,6 个月内覆盖掉所有的主流小语种。 这个推广,我能不能每天发 3 条,然后持续做 3 个月。 这个外链,我能不能每天发 20 封外联邮件,持续做下去。 5. 太在乎的人走不远。 这点我特别有感触,甚至当大佬与我聊到这个点时,我有非常明显的感同身受。 可能是出于自己清高,或者是出于抹不开情面,亦或者是死要面子。 过去有人跟我说,你这个星球应该提到 4 位数,你应该去做课程,你应该去做训练营,你应该多渠道铺影响力,等等吧,我都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甚至当我听说,同行里的某某做训练营一周卖了十多万时,我自己内心都是不屑的。 对于这点,我其实要好好反思,可能这就是市场思维与技术思维的水火不相容(而我现在还是偏技术思维多一点)。 假如我把自动化社媒营销方案打包做出来,标价 699 会不会有人买呢。 假如我把联盟站的这一套 SOP 打包成课程做出来,标价 1999 会不会有人买呢。 甚至我把我当下正在做的程序化 SEO 这一套流程打包做出来,标记 2999 会不会有人买呢。 且我现在已经积累了不少垂直领域的粉丝了,哪怕是千一的转化率也能卖十几万了,而事实是我的转化率基本都有百七。 所以对于这个点,正在看文字的你是不是也可以思考下。 当初要不是因为 XXX,估计那个项目就成了。 当时要不是因为 XXX,估计我就能年入百万了。 那这些 XXX,为什么要放在心上呢。 即便你做得再好,也有人不喜欢,那些不喜欢你的人删掉便是了。

评分
5分享